2014年新营保护站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4-12-24 16:00
阅读次数:

一、生态工程组织管理
生态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是林业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按照保护局规定,落实了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信息上报工作,划分了管护责任区,确定了管护责任人,签订了管护合同书。制作了天保工程、重点公益林巡山日志,由管护人员详细记录,主管及分管领导随时进行督促签字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二、资源管护
森林资源管护是我站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我站常抓不懈的基本工作。我站把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建设平安林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大力宣传《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法》及《野生动物保护法》,进一步加强了广大林缘群众对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提高了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并按时上报林政案件统计报表。同时站与各个保护段、段和管护人员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主管领导、分管领导不定期进行督查,严格奖罚。林区无毁林案件,无林地纠纷、无乱砍乱伐、无乱建固定设施、无乱采乱挖等现象,征占用林地手续齐全。林区共发生林正案件3起,共查处3起,查处率100%。
三、资金管理
我站对经费的使用及支出本着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合理使用的原则,由站长审批,计财股认真计划安排,按照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保护局下达的计划指标。抓紧、做细了全站的经费决算,资金筹措及使用和管理工作,无出现违规资金,确保了会计报表数据的准确、真实、可靠。
四、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管理按照保护局统一部署,由计财股统一安排实施,按时上报各类报表,按时完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职工的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全额收缴。
五、安全生产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由于领导重视,分工明确,多次在职工学习期间传达安全生产法,并与林区内的相关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今年上半年我站未发生火灾和重大事故。
六、基础管理、内部管理和社会稳定
为推行站务公开工作,真正让职工“知站情、参站政、促站兴”,进一步加强事务公开工作,制做了站务公开栏,每季度在公示栏中公布苗木销售、职工请销假、单位财务支出等情况。由办公室接待信访,严格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具体措施。主管领导直接负责车辆管理、业务接待的审批核算,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严格执行保护局的投资计划,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台帐,做到现有登记卡、帐、物相符。同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和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制牌上墙。林业统计管理资料由站长签字后专人负责及时上报,台帐健全,归档齐全。
七、项目建设
今年我站在保护局的关心支持下,新建并已完成了大滩保护段职工宿舍和新营关木材检查站职工宿舍,自筹资金维修大湾滩保护段道路1公里,修建简易房2间,并为大湾滩保护段修建铁艺围栏(长20米高2.5米)。对三岔沟保护段职工宿舍新建工作已经开始,并给各保护段配备了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站段生活、工作条件和环境面貌得以全面提高。
八、经济效益
今年我站狠抓经济建设,加大了苗木推销力度,按时完成自营收入任务。支出控制在年初计划内,并全额完成了统筹任务。
九、试验项目
年保护局下达我站的试验项目是甘肃山榛移栽项目,我站组织职工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2014年5月在大湾滩进行甘肃山榛移栽实验,完成面积30亩。移栽苗为甘肃山楱2级实生苗,平均妙高1M。移栽密度为300株/亩,株行距为1.5×1.5M。田间管理要求对苗木生长有影响的草及时割除,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为原则,对中华鼢鼠用投放药物及人工扑捉方法进行消灭。并进行定期观察,技术人员6月18日观测,苗木平均生长2厘米,最高生长3厘米,8月份经观察,苗木平均生长5厘米,最高生长8厘米。经试验甘肃山楱属于本林区乡土树种,是适合本林区、生长栽培的乡土经济树种。
十、有害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由业务股实施。定期对苗圃地和林地进行监测,上报病虫鼠害预测预报3次,病虫害防治方面发生面积3469亩,防治面积8690亩,准确率达90%以上。
(一)上半年病虫害防治方面发生面积1225亩,防治面积3810亩。其中在大湾滩、半草岭苗圃及造林地发生落叶松球蚜害虫,发生面积500亩,喷药防治2次,防治面积1000亩。在大湾滩、半草岭苗圃云杉苗发生松落针病,大湾滩发生面积200亩,防治4次,防治面积800亩,半草岭发生面积120亩,防治3次,防治面积360亩。在半草岭、哑子、大湾滩苗圃发生中华鼢鼠危害,发生面积400亩,防治4次,防治面积1600亩。在新营、哑子苗圃发生立枯病,发生面积5亩,防治10次,防治面积50亩。
(二)下半年病虫害防治方面发生面积1944亩,防治面积4880亩。其中在大湾滩、半草岭苗圃发生云山叶锈病,发生面积400亩,防治2次,防治面积800亩。新营、哑子苗圃发生立枯病,发生面积4亩,防治10次,防治面积40亩。6月15日在大湾滩、半草岭发生落叶松球蚜虫害,发生面积1000亩,喷药防治2次,防治面积2000亩。在半草岭、哑子、大湾滩苗圃地发生中华鼢鼠虫害,发生面积500亩,防治4次,防治面积2000亩。在哑子、炭市、大滩、大湾滩进行大栗鳃金龟子样坑检测,发生轻度虫害,发生面积40亩,防治1次,防治面积40亩。9月份在大滩、大湾滩、三岔沟落叶松造林地发生鞘蛾啃食苗木针叶,发生面积1.3万亩,危害轻度建议进一步观察预计明年持续发生进行喷药防治。
十一、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是我党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我站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按照保护局的统一部署,多方筹措,积极行动。随着各保护段老旧房屋的新建,购置了办公桌椅、沙发28套,给每个职工购买办公柜、床各一套,并给每个保护段配备值班室茶杯,给保护站、新营关木材检查站和大滩保护段配备煤气炉、煤气罐、菜板等厨房用品,在冬季及时购置取暖炉子、烟筒、足额发放煤炭等,站段生活、工作条件和环境面貌得以改善。下一步我保护站打算进一步提升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给每个保护段配备洗衣机及冰箱等生活必需品。
十二、计划生育
利用开会学习时间,向干部职工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并由专人专管,两卡健全,对全站职工进行了登记,现有职工35人(节育31人、未婚4人),同时建立了计生档案,底子清楚,上报数据及时准确,无违纪人员。
十三、造林
2014年的造林任务下达后,站上组织技术人员和各段负责人,根据本站荒山的分布情况,实地调查,并报请管理局林业勘查设计队领导核实后,管理局下达的任务1500亩,,任务具体落实到新营保护段21林班(小槐沟),造林树种为云杉,苗高20厘米,利用春季民工较多的好时机,抓紧时间,尽可能的将造林任务在春季大面积的完成,但受甘南牧民的影响,实际完成565亩。
十四、育苗
管理局给我站下达育苗任务24亩,今年共完成39亩,其中哑子播种云杉1亩油松1亩,在大滩保护段移栽油松14亩,苗高20-30厘米,在炭市苗圃移栽油松4亩,苗高20-30厘米,播种云杉3亩,移栽云杉5亩,苗高20厘米,大湾滩移栽云杉11亩,苗高30厘米。
今年站上进一步加大了对育苗工作的管理力度,技术人员负责蹲点,使苗圃管理落实到具体的人,责任到人。苗圃地锄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做到了及时有效,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和保证了苗木的正常生长。
十五、天保工程和重点公益林建设
为了进一步搞好天然林保护和重点公益林建设工作,我站敢碰硬,对辖区内的天然林保护和重点公益林建设工作按自然地理条件划分给各保护段管护,各保护段又与个人签定管护责任书,站、段、职工三者明确了各自的管护责任与范围,充分调动段长和职工对天然林保护的积极性。站上要求各段管护工作人员每天巡山检查并建立巡山记录,对进山人员宣传林木、植被、野生动物保护等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对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今年进入林区的人员比往年明显减少,林木植被恢复好,林区无大的毁林案件,无林地纠纷,征占用林地手续齐全。
十六、护林防火
进入森林防火期,站上组织干部职工召开森林防火专题会议,并认真学习了《森林法》、《防火条例》、《甘肃省实施森林防火办法》及扑救知识并及时传达了省厅、管理局的防火文件精神。按照管理局的安排对各保护段进行全面检查,精心安排部署。在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及站上的努力下,下设的五个保护段都配备了防火工具,并设有专门的防火器材室,全站共有风力灭火器10台,铁扫把180把,水桶23个,铁锨13把,斧头16把,对讲机5部,镰刀11把,防火服15套,灭火水枪25把,建立了防火制度,并于去年11月11日召开会议签定了站与段,段与职工防火责任书,将责任划分到山头地段,承包给每个职工,责任到人,严防死守。并统一制作进出山登记簿和防火巡查记录本发放到各段,并制定专人负责记录,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林区,做到林有人管、问、防,强化了防范措施。
十七、禁种铲毒
年初保护站召开全体职工大会,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本着“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保护站与各保护段签订了《禁毒工作责任书》并组织各保护段与护林人员也签订了《禁毒工作责任书》,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使禁种铲毒工作的各项责任具体落实到了每个环节、每个人、每个地块,形成了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在此基础上保护站根据太子山保护局2014年禁种铲毒安排,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确保禁种铲毒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成立了以保护站支部书记、站长邓仲荣同志为组长的新营保护站禁种铲毒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我站实际情况制定了《新营保护站二0一四年禁种铲毒工作安排》、《新营保护站2014年禁种铲毒行动方案》。
十八、党的建设
(一)思想建设
1.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党章》中央、省厅、管理局等有关的文件、党建工作业务知识,大力开展形式政策教育和国情、省情、林情、局情、站情教育;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党员干部职工学习氛围浓厚。
2.大力开展“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教育活动并取得较明显效果;组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对站和段开展美化、绿化工作。
3.制定党员干部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对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新发展的党员在入党前接受培训,建立党员干部培训教育档案,今年我保护站新入党人员2名。
(二)组织建设
1.培养树立先进党组织,形成争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健全组织机构,建强骨干队伍,增强党支部的带动力;加强阵地建设。
2.领导班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整体功能发挥好;坚决贯彻管理局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发展思路清晰,发展成效显著,团结务实,领导班子作用发挥好,群众威信高,领导班子抓发展思路清晰,整体功能发挥充分,班子团结,职工反映好。
3.严格执行科级干部请销假制度;领导班子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职工群众做出表率。
(三)作风建设
1.重视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警示教育作用,大力宣传和表彰奖励先进,营造重德、养德的氛围,干部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表现好。
2.狠抓机关作风、党员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建设,着力解决作风漂浮、效率低下、态度生硬、纪律涣散、责任心不强、办事拖拉散漫等问题;无职工群众反映和办事推诿、弄虚作假、不文明等作风问题。
3.认真履行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四)制度建设
1.建立健全党支部会议议事制度,严格按议事内容、议事程序开展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集中研究决议,认真履行监督责任。
2.加强党支部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
(五)工、青、妇
1、本年度,我们大力推动“平安家庭”的创建,有效地预防了家庭暴力现象。同时大力宣传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推动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举办全站“三八”女职工联谊活动。通过活动,丰富女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调节身心同时展示女职工的才华,凸显我站女职工的巾帼风采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十九、综合治理
我站在强化职工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同时,以创建平安林区,文明单位为切入点。主管领导负责安排督导,组织机构健全,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落实,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职工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职工无违法违纪现象。
二十、宣传、生态文化、信息化建设
2014年,我站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管理局任务和全站林业工作大局,进一步拓展宣传信息渠道,提高宣传信息质量,增强林业宣传效果、提高宣传工作水平,为提高林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营造促进林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今年我保护站开展的有害生物防治和巡山护林工作,有甘肃日报记者采访,并在甘肃日报和甘肃网刊登。
总之,一年来我站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有不足之处,存在一些问题:
1、基层人员文化素质偏低。
2、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今后的打算: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强化落实,用制度管人管事。二是继续加强职工的理论学习,提高职工的理论水平和素质,尤其要加强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工作效率。三是逐步改善职工的办公条件,实实在在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