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追绿梦 情系太子山 (有害生物防治科 任艳琴)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花开时。在这春风拂面、繁花初绽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属于女性的特殊节日——三八妇女节。很荣幸自己是太子山保护区大家庭中的一员,下面和大家分享我与林业的故事。
2006年,告别了学生时代的我,怀揣着对绿色事业的憧憬与懵懂,踏入了林草行业,从此,命运的齿轮便将我与太子山紧紧相连。初入林草工作领域,我满怀着对这份职业的热忱与期待,如同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渴望在广袤的林草天地中振翅高飞。那时的我,对林草工作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和模糊的想象里,以为不过是与花草树木打交道,轻松又惬意。可现实却如同一记沉重的警钟,瞬间敲醒了沉浸在幻想中的我。
初入岗位,我被分配到药水峡森林公园。望着连绵无尽的大山,心中既充满了对这份绿色事业的憧憬,又不免有些忐忑不安,这里的条件比我想象中的要艰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单调乏味。当时的我,还只是个临时工,每月只有420元的收入。但我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退缩。因为我心中怀揣着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坚信只要不懈奋斗,就一定能迎来曙光。
在药水峡,一晃便是整整三年。这三年对于我而言,宛如一段跌宕起伏的旅程,满是荆棘与坎坷,却也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可能。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2009年9月,那个令我永生难忘的月份,我等来了一个足以改变我人生轨迹、意义非凡的好消息——我正式成为了一名林业工作者。当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激动与喜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过往三年的艰辛与努力在瞬间都有了最完美的答案。我深知,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我与这片山林之间无法割舍的缘分。
随后,我被分配到了基层保护站,站上的生活条件远不如城市那般舒适便捷,住的是简陋的宿舍,喝的是从山里引来的泉水,没有繁华的街道和热闹的商场,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山林和数不清的树木。但这些丝毫没有减退我对工作的热情。我每天会跟随站上的前辈们进行野外资源巡护。或许是因为我是一名女同志,初次参与野外巡护的我,在这艰苦的环境中显得有些柔弱。前辈们察觉到了我的不适,从工作中的大小事务到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对我照顾有加。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太子山人的团结精神。这种团结并非是因为性别差异而产生的,而是太子山人亲如一家的精神体现。正是因为这份关心关爱,让我们在艰苦的工作中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而是充满力量和勇气,不断成长。向他们证明了女性在林业工作中同样可以坚韧不拔、独当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于工作的需要,我调入了科研管理科,我逐渐承担起了更多的工作任务,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科研管理科一干就是12年。这12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却也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在这12年里,我见证了科室的成长与发展,参与了无数次科研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有幸参与了意义非凡的林木种质资源以及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每一次的外出普查,尽管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挑战,遭遇过狂风暴雨的洗礼,忍受过烈日酷暑的炙烤,但当我看到那些珍贵的种质资源被发现、被保护,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回顾这一路走来,从最初的一名临时工,到技术员,再一步步成长为工程师,直至如今的高级工程师,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是一次华丽的蜕变,于我而言,意义非凡。而这一切成长的背后,太子山这个温暖而强大的大家庭,无疑是我最坚实的依靠;中心党委更是引领我前进的方向,指引了我在专业道路上的每一步成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在太子山度过了15个春夏秋冬,回顾这十五年的林草工作生涯,有艰辛、有汗水,更有收获和成长。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份工作。它让我收获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学会了在困境中坚守,在磨难中成长;它让我收获了宝贵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会了精准辨别各种不同的树种植物,熟知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价值;它让我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在太子山,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我们一同在山林中挥洒汗水,一同为林业事业拼搏奋斗。工作中,我们相互协作、共同攻克难题;生活中,我们互相关心、彼此照顾;它更让我收获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在太子山的日子里,我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也目睹了它的脆弱。每一片树叶的飘落,每一只鸟儿的歌唱,都让我感叹生命的奇妙;而森林火灾、病虫害等对山林的破坏,又让我们痛心疾首。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作为林业工作者,肩负着保护自然、守护生态的神圣使命。
巾帼追绿梦,情系太子山。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带着在太子山收获的这些宝贵财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借此机会,我衷心感谢中心党委一直以来对我们女同胞的关心、支持与厚爱。在工作中给予我们平等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在生活上体贴入微,让我们能够在温暖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发光发热。
最后,祝所有的女性同胞们三八妇女节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愿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