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2 3 4 5 6
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动态 > 重要新闻 》 正文

【甘肃日报】摸清林草资源家底!太子山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时间:2023-08-11 10:38    阅读次数:
分享: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林草种质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重要载体。林草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是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好种质资源的基础性工程。

太子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林海绵延。

为全面摸清我省林草种质资源底数,建立林草种质资源地理数据库,甘肃省于2018年启动林木种质资源普查,2022年启动全省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试点工作。

作为全省林木种质资源和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试点单位,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五年来持续开展专业普查,全力摸清资源家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工作开展以来,管护中心共完成线路调查23条,采集制作植物标本500多种2000余份,拍摄照片20000余张,调查记录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7种,发现新记录种3种。”太子山管护中心林业调查规划队队长高生财说,管护中心以普查成果为基础,编辑出版了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种质资源》和《植物图鉴》。

林草职工开展野外普查。

种质资源普查是一项专业性、季节性、时效性强的工作。为确保普查质量,太子山管护中心聘请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担任技术指导,组建专业调查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提升调查人员业务技能,按照《甘肃省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方案》和《技术操作细则》高标准把关,普查工作质效得到双保障。

林草职工开展野外普查。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供图

“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既涉林又涉草,工作量大、工作面广。”管护中心科研管理科科长马文介绍,本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以2012年出版的《太子山科学考察报告》中记录的维管植物838种为基数,调查植物达600多种,制作标本2500多份。

“查清资源本底,采取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保护措施,巩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源源不断供给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优质普惠生态产品,是建设美丽甘肃、美丽中国的需要。”管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黄晨翔表示,有了前一阶段奠定的坚实基础,管护中心对于按时按点、保质保量完成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信心十足。

编辑:东知布
责任编辑:赵博民、刘英

来源|新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