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必须了解的卫片执法基础知识

卫片执法工作基础知识(一)
1、什么是卫片?
卫片是卫星遥感监测影像图片的简称,是指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制作的叠加监测发现的地形地貌变化位置信息及有关要素后形成的专题影像图片。
2、什么是卫片执法工作?
通过卫星遥感等技术可以将一个地区的土地、矿产利用情况形成卫片,将该地区同一地域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卫片进行叠加对比后,反映出该地区土地、矿产利用变化情况,对发生变化的地块逐一进行核查,重点是检查该行政区域的新增建设用地(用矿)情况,发现和查处违法用地(用矿),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符合条件的违法严重地区,开展警示约谈、启动问责,督促落实地方各级政府自然资源保护主体责任。
3、卫片执法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2000年,原国土资源部开始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部署在北京等25个省的66个重点城市开展卫片执法工作。2009年扩大到全国172个城市,2010年则首次实现全国2859个城市全覆盖检查,首次依据《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即15号令)实施责任追究,实现了重大跨越;2011年从土地卫片执法覆盖到土地、矿产两种资源。今年是自然资源部第20次部署开展年度卫片执法工作,卫片执法仍主要在土地、矿产两种领域内开展。我省自2006年开始,按照原国土资源部的部署开展卫片执法工作。
4、卫片执法工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一是发现违法行为,督促整改查处。通过卫片执法,可以发现土地利用变化,经过外业核查,对其中日常执法中尚未发现、或虽已发现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查处的违法行为,督促进行整改查处。
二是评估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管理秩序,对违法用地严重的市、县开展约谈、问责。
三是检验日常执法监管效果,监督日常监管履职情况,推动执法方式向“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转变。
四是反馈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中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与建议。
5、2019年卫片执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肃惩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严守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努力打赢自然资源保卫战。
卫片执法工作基础知识(二)
1、2019年卫片执法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一是提高时效性。以“季度+年度”全覆盖监测为主、即时监测为辅,即不仅部署上一年度卫片执法,也按季度开展本年度的卫片执法。
二是实施“增违挂钩”。自然资源部建立违法行为与年度新增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约束性指标挂钩制度,完善联合惩戒机制。
三是落实“严起来”要求。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2、2019年卫片执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严格按照自然资源部的2019年卫片执法工作部署和安排,督促各地认真核查卫片执法图斑,及时发现、制止、报告和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对符合自然资源部规定条件的违法严重地区,开展警示约谈、启动问责,督促地方政府认真落实自然资源保护主体责任;积极落实“增违挂钩”制度,建立健全“季度+年度”监测为主、即时监测为辅的常态化卫片执法工作机制和技术支持,完善省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系统,推动和督促地方强化日常执法监管,推动执法方式向“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转变。
3、2019年卫片执法的检查对象是什么?
自然资源部下发的2018年度和2019年季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图斑。其中,2018年度变化图斑已由自然资源部导入2018年度矿产卫片执法信息系统;2019年季度卫片执法图斑,由自然资源部以季度全覆盖为目标,按季度下发并导入2019年季度矿产卫片执法信息系统。
4、2019年卫片执法“季度+年度”全覆盖监测为主、即时监测为辅是怎么开展的?
基于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信息中心等单位技术支撑能力的提高,2019年卫片执法工作采取“季度+年度”全覆盖为主、即时监测为辅的工作方式,即自然资源部随时开展卫片遥感监测,随时制作和下发卫片图斑。各地分阶段上报季度核实结果,并及时更新违法行为查处整改情况。4个季度核实结果和查处整改情况汇总后,即形成2019年全年卫片执法成果。同时,为保持卫片执法工作的连续性,自然资源部将利用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遥感监测成果开展2018年度卫片执法工作,还将利用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的新增“采矿用地”变更图斑信息制作矿产卫片图斑,辅助开展矿产卫片执法工作。
5、2019年卫片执法如何落实提高违法成本,扎紧制度笼子,实施“增违挂钩”机制?
为贯彻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格落实指标总量管控,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有效惩治违法行为,倒逼地方消除违法状况,扎紧制度的笼子,实施“增违挂钩”。自然资源部建立违法行为与年度新增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约束性指标挂钩制度,完善联合惩戒机制。即在考虑行政处罚(含行政处理)及整改落实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一个地区年度内仍处于违法状态的自然资源违法数量,对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稀土等重要矿产资源开采指标、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指标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指标等,按照一定比例暂扣,根据违法行为整改到位情况再按比例退还。压实省级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确保地方对违法行为真正整改落实到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局结合督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地方整改落实到位情况存在弄虚作假的,要将有关情况及时报部。自然资源部将直接扣减退还的计划指标并予以通报;情节严重的,将进行约谈。
卫片执法工作基础知识(三)
1、建立“增违挂钩”机制,实行联合惩戒,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对违法用地形成刚性约束。将违法用地数量与土地计划指标挂钩,对违法用地与合法用地进行通盘考虑,形成刚性约束,倒逼地方主动整改、消除违法状态,进而达到遏制和预防违法、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目的。
二是有利于促进耕地占补平衡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落实。将违法用地行为与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补划等指标挂钩,是对相关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三是有利于保护稀土等国家重要矿产资源。对于发生违法开采的地区,根据违法开采情况对稀土、钨等开采指标按一定比例暂扣,根据整改落实情况再按比例退还,有利于促进地方对稀土等国家重要矿产资源的特殊保护。
2、2019年卫片执法如何落实“严起来”要求,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一是更加严格查处违法案件。既查事也查人,既查违法事实也查决策过程。对违法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或个人,要列入“黑名单”,实行联合惩戒。
二是更加严肃开展约谈问责。对应由省级约谈而未约谈的地区,自然资源部将开展警示约谈;对应由省级问责而未启动问责的地区,自然资源部将启动问责。
三是更加严密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情况,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和单位,落实责任,做到机构、人员、经费、装备等保障到位,共同做好卫片执法工作。要严把工作质量关,确保成果真实准确。坚持刀刃向内,对玩忽职守、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3、2019年卫片执法中,自然资源部在加强监管力度方面,采取什么措施?
自然资源部将加大监管力度。
一是各派驻地方的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局,结合自然资源督察工作进行督察。
二是适时组织开展视频培训、督导和抽查,指导推动工作,直接立案查处重大、典型违法案件。
三是要求地方对随机抽查、成果审核等工作中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等问题严重的县,如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自然保护地面积5亩以上,或一般耕地10亩以上的,将即时开展警示约谈或启动问责。
4、2019年卫片执法对严格查处违法案件有什么要求?
要既查事也查人,既查违法事实也查决策过程。依法该立案的坚决立案,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该没收的坚决没收,该移送的坚决移送。违法行为未依法处理到位的,不得办理相关行政许可;确需补办手续的,依法处罚后,从新从高进行征地补偿和收取土地出让金及有关规费。对属于其他执法部门职责范围的,要及时移交并做好记录。要将违法行为纳入发展改革部门牵头建立的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对违法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或个人,要列入“黑名单”,实行联合惩戒。
5、卫片执法中发现的违法用地,要如何与变更调查工作衔接?
对卫片执法工作中发现涉及违法占用农用地、已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时变更为新增建设用地但尚未消除违法状态的,要单独标识为违法用地。已经通过拆除、复耕消除违法状态的,不得变更为新增建设用地;已经变更的,要在下一年度变更时退回原地类。(来源:福建自然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