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正文
太子山雪(柳文斌)
发布时间:2017-06-01 09:47
阅读次数:

太子山神奇,神奇之处在于多雪。从地里位置上来说,太子山地处甘肃中南部,中国大陆腹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存在极热极冷的极端天气,但与临近的临夏、兰州存在明显差异,高寒山阴林区小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低,降雨丰沛,春寒夏凉秋阴冬长,降雪集中在冬春,秋雪提前,春雪延迟,很具独特性。记得上班报到第一天,从临夏乘班车出发时为多云天气,辗转行进到吊滩,车外小雨绵绵,雨雾笼罩着远山的苍林,随后车子七拐八绕爬过槐山子梁,山林更加森严,视野所及之处,看到坡地里的一垄垄麦垛,斗笠状的帽檐上覆了一层薄薄的白雪,真让人惊羡,时值刚刚9月,相距不过五十公里的眼前已经秋雪浸染,一派异域风情,那一幅冷色调画面从此定格在脑海里。
从此长期与山为伍,习惯了山的沉稳,如水的宁静,也渐渐融入了雪的世界。深悟到雪的伟大,唯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可比拟之。雪是生命之源,她“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后,以“六处飞花”的形态洒落人间,化身为汩汩流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醉心于雪的四季风韵,雪是夏的终结者,夹杂着“点滴到天明”的夜雨悄然而至,凝望天色空濛,远山皑皑雪线映入眼睑,绿色主导的山野倏忽间变幻了色彩,绿叶、红果、黄花掩藏于雪凌中,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墨画。秋的脚步匆匆,在霜雪摧折下,气温渐渐转凉,随着第一片白杨树叶“啪嗒”跌落在雪泥里,宣告了秋将退出季节的舞台。雪是唯一盛开在冬天里的花朵,它漫不经心飘零,或是鹅毛般倾泻,终将覆没大地,一时间山舞银蛇,河湖封冻,鸟虫归隐,天籁岑寂,缔造出童话般的晶莹世界。春雪是孕育生机的天使,一次次簌簌而下,浸润了干渴的土地,在厚厚的积雪怀抱里,草芽儿萌动了,冬眠的虫、蛙苏醒了,灰头土脸的树木慢慢转色,飞禽走兽开始撒起欢来,雪中忙活的人们笑颜逐开,喜迎瑞雪兆丰年。夏雪是视觉上的一场盛宴,正是绿浪翻滚、繁花似锦的时节,不曾防备遭遇一场皓色席卷,朵朵雪团堆积树梢、屋顶,掩埋了草丛,松树刚强挺立,桦树、杨树及幼树承受不住雪的压迫,蜷曲成千形万状,萌态可掬。那些怒放的红、紫、黄、蓝色花朵与雪纠缠在一起,招引蜂蝶盘旋,意欲停歇枝头,却惊落雪满地。夏天雪霁后的景色是绚烂绮丽的,美若天界,但这种反季节的尤物也会带来灾难, 亲历了2016年4月14日和5月13日两场暴雪,造成林木斜躺横卧,惨不忍睹,而若有汽车驶过或音响升高,树上积雪纷乱坠落,枝丫咔嚓咔嚓断折,真是“不敢高声语,恐惊树头雪”。
雪是高洁之物,古今以来,文人总喜欢吟咏梅雪,抒情怀远,宋代词人姜夔的《暗香》、《疏影》,月下横笛赏雪闻梅,成为千古绝唱。毛主席《卜算子•咏梅》描写冰雪中傲然开放的梅花,抒发了一代伟人博大胸怀和无比坚贞的信念。太子山虽没有梅花,但丰富的植物王国里不乏与雪争艳的山花,其中杜鹃花是佼佼者,有高山杜鹃、红毛杜鹃、烈香杜鹃等多个品种,她是深山里的王后,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腰处,每年4—5月份迎着春雪灿烂开放,一簇簇红、粉、紫颜色各异的花朵烂漫了沟谷,繁盛貌势不可挡。曾和两位摄影家去药水峡二拐拍摄杜鹃花,使劲了浑身力量终于爬到树前,看到的是一幕难忘的画面:这丛杜鹃因为遭受经年风雪,主干伤横累累,侧枝纵横交错,但无论直立的、匍匐的、斜伸的枝条都顶雪放花,那情景着实震撼人心。有一种叫黄花铁线莲的藤本,春天藏在灌丛里疯长,到了夏、秋纷纷攀爬到大树、电线杆上,绽放金黄色花朵密若繁星,在秋雪里分外妖艳,当冬天来临后,其喇叭状的黄花变戏法似的换成一束束毛球,任凭风吹雪压坚持不脱落,其志愈冷愈坚!那早春开放的野李子花、探春花,每次霜雪过后清香扑鼻,幽远沁人心脾。
还有无数奇花异草,在冰雪天地里焕发生命之美,每每看到它们,我不由得想起这样一群人来:他们离开家乡扎根深山,厮守林区,春天在风雪中上山造林、下地育苗;夏天为预防早雪(霜)熬夜在苗圃地熏烟,白天又马不停蹄到林中喷药防治病虫害;秋天冒着风雪采收种子;冬天穿上厚厚棉衣巡护森林。有人说,他们是播绿的天使,也有人说,他们是大山的守护神。他们没有城市人的精明和悟性,仅有的是如白雪般的淳朴和憨厚;他们也有彷徨和失意,但一次次面壁大自然,一次次沐浴雪花的洗礼后,渐渐学会了沉静。日月忽其不淹兮,冰雪见证了一代代林业人的勤劳和无畏,也目睹了又一代黑发人勇往直前的身躯。
“华夷分壤处,雪岭白嵯峨”,太子山主峰高达4332米,山顶常年积雪,相传秦太子扶苏曾带兵征战于此,演绎了一幕千古兴亡成败史。岁月悠悠,曾经的金戈铁马已经销声匿迹,成为过往云烟,只留下那“露骨积雪”在月光下依然熠熠生辉,映衬了山麓一望无际的层林更显葱茏。
壮哉!太子山雪,美哉!太子山雪。


